今年以来,屏山县财政局积极探索财政资金“输血”、“造血”功能,通过支持打造一批乡村“小工厂”,有效破解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难题,让困难群众实现就近就业、就近增收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坚实支撑。
盘活闲置资产,建设乡村“小工厂”。安排410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,支持乡镇将老旧闲置房屋改造为标准化缝纫车间,引导经营主体为每个车间提供设备及订单支持。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企业运营,经改造提升后的闲置资产变身乡村“小工厂”。
图为豪尔泰清平彝族乡乡村工厂
创新就业机制,激活留守劳动力。针对监测户、脱贫户、残疾人、留守妇女等困难群众现实条件,支持推行弹性工时,实施“6小时弹性工作制+按件计酬”模式。目前乡村“小工厂”已实现就地灵活就业280人,首批解决残疾人就业20人。“小工厂”全部投入运行后,预计将提供就业岗位超500个。
共享发展红利,拓宽增收路径。支持构建“总厂接单—乡村分单—农户生产”三级体系,形成抱团发展共富路径。乡村“小工厂”年均产值预计突破200万元,村集体通过工厂租金收益预计年增收3.1万元,农户实现就近稳定务工并享受稳岗激励政策,预计人均年增收2.6万元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