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绵阳市财政局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,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,全力支持提升产品、工程和服务质量,持续推动质量品牌培育,助力质量强市建设。
做大做强全产业链“质量引擎”。突出财政奖补激励导向,实施质量强企行动,对获评中国质量奖、四川省天府质量奖的机构分别给予不高于50万元、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。印发《关于推进质量融资增信助力企业授信服务六条政策措施的通知》,推进质量融资增信,助力企业质量融资5300万元。支持常态化开展“绵品出川”、“绵品出海”等品牌推介活动,鼓励企业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标准,提升质量认证能力,争创质量奖、地理标志、老字号等名品名牌。
全面提升检验检测“服务能力”。统筹安排检验检测经费3000余万元,支持推进国家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试点建设,建成线上“绵易检”平台、线下“一站式”质量服务中心3个和服务小站9个。安排食品安全、药品监管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,支持开展食品药品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和化妆品监管,完成食品抽检任务4500批次。
充分释放知识产权“强劲动能”。采取市本级与科技城新区共建模式,推动“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”建设。设立知识产权专项资金,支持全市优质专利、专利导航项目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落实。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、银奖、优秀奖的专利权人分别给予50万元、25万元、10万元资助。鼓励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,对运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方式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,给予不高于实际利息40%的贴息资助。目前,绵阳有效发明专利1.68万件,商标有效注册6179件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